李强强调,中国是重信守诺的国家,始终以最大的诚意,付出最大的努力,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向世人证明中国是最值得信任的!中国近年一直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基础、要素禀赋、创新能力等基本面良好稳固,经济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她表示,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服务业贡献了全球生产总值的65%,提供了超50%的就业岗位,服务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内唯一的国家级绿色交易所,绿色交易所副董事长梅德文代表行业致辞,分析碳中和、碳关税背景下碳市场的现状与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发展,提出要放宽电信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陈璟玥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一炜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璟玥、首都会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一炜代表活动主办方致辞,介绍服贸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与环境服务专题探索板块融合、联动的新路径,共同打造数字绿色服贸。当下,我国的数字服贸正处于通过数字贸易培育外贸新动能的关键时期。致力于打造中国在欧洲最大的招商引资产业促进平台,拿欧科技总经理张俊瑾作为企业代表发言。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玲北京市国际服务贸易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玲代表中方领导致辞。
本次参展的40家服贸会出海企业颇具代表性,既有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这样致力于空天技术研究的国家机构,也有佳格天地这样致力于全球农业大数据服务的民营企业在这样的思路下,大卓智能采用产品线机制,即每个产品线的投入都与业务、市场和定价挂钩,以未来三年的回报为衡量标准。世界银行公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或降至2.4%,较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
陈凤英表示,近年来,世界经济受到乌克兰危机、中东局势紧张等问题冲击,相关问题目前尚未有效解决,部分地区还显示出新的冲突风险,可能导致能源价格再度上涨,让通胀问题再度凸显。他警告称,未来几个月,通胀向着美联储2%目标下降的速度可能会放缓。政府应该立即着手加快投资、强化财政政策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表示,如果任由世界经济碎片化趋势延续,会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损失7%,大致相当于法国和德国1年GDP的总和。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市场恐慌情绪逐渐平复在乌克兰危机引发的能源和粮食危机爆发后,为抑制通胀,全球主要经济体采取了持续的紧缩货币政策。
大选可能会引发经济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加剧国际关系紧张。信心恢复在贸易领域已有体现。全球经济宏观调整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危机在减少、压力在降低,将迎来经济转型的机遇。IMF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64.45,较上年同期下降14.4%,较上年8月的高点则下降了32.0%。
2024年,多数国家央行仍将在抗通胀和防衰退的政策目标中寻求艰难平衡。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情况仍有小幅波动。对于美联储何时降息,市场莫衷一是。发展中国家的高通胀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通胀率下降将从两个方面为经济增长提供助力:一方面提高家庭购买力,另一方面使央行能够降息。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让全球从高通胀逐步放缓下来,既没有出现上世纪70年代通胀恶性螺旋上升的趋势,也没有出现经济衰退。
这些因素的发展演化都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全球经济增长。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比2023年低0.1个百分点。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波特预计,大多数主要经济体2024年的增长速度将比2023年慢一些,但降息、能源和食物价格涨幅趋缓以及供应链正常化将使全球经济免于衰退。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由于通胀压力有所缓解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球央行总体上放缓了加息步伐,并且市场对主要经济体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逐渐升温。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东南亚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市场潜力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陈凤英说,全球高通胀基本结束,恢复正常还需要时间。徐秀军说,一旦主要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转向或者大宗商品价格反弹,不排除2024年全球通胀水平超当前预期的可能。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会相对稳定,外资吸引力将大大增强,市场恐慌会缓解。
当前来看,全球主要央行近40年来最激进的紧缩政策已经接近尾声,但目前金融市场对于降息时点的预计过于乐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2023年低0.2个百分点。
并且,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远高于各自央行确定的目标。IMF报告指出,许多新兴经济体展现出的韧性强于预期,预计2024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将达4.0%,显著高于同期发达经济体1.4%的增速。
这也引发了通胀反弹或下降不及预期的担忧。就月度而言,核心CPI增长0.3%,符合预期。
他也指出,扭转颓势的机会依然存在。陈凤英表示,国际机构普遍认为,由于2023年世界经济表现超预期,形成较高基数,加上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预计有所下降,2024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低于2023年,但也更具可预测性,实现温和复苏有较坚实的基础。专家分析,该论断为时尚早市场分析普遍认为,美联储已结束本轮加息,并将在2024年开始降息。
陈凤英认为,2024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预计不会再加息,货币政策也将趋于宽松。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依然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将增长2.9%,比2023年低0.1个百分点。近期增长仍将疲软,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贫困国家陷入困境:债务压力沉重如山,近1/3的人口缺乏食物保障。
在通胀降至目标值之前,发达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紧缩,并对放松货币政策保持谨慎。通胀压力正逐步缓解根据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2024年全球平均通胀率将进一步降至5.8%。
大选可能会引发经济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加剧国际关系紧张。这些因素的发展演化都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损害全球经济增长。曾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严重制约全球贸易的航运运力不足等问题得到缓解,供应链流畅度大幅提升,加上各国经济逐渐复苏,企业的投资、生产和出口信心持续恢复,推动全球贸易态势向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近日,多个国际机构纷纷下调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汇丰银行环球研究发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美国2024年GDP增速将达到1.7%,全球为2.4%,亚洲为4.1%。2023年11月欧盟年通胀率为3.1%,低于10月的3.6%,也低于2022年的11.1%。
全球经济宏观调整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危机在减少、压力在降低,将迎来经济转型的机遇。专家认为,2024年,如何走好减通胀和稳经济的平衡木,依然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的严峻考验。
政府应该立即着手加快投资、强化财政政策框架。一方面,要共同防范各国经济政策对外产生负面溢出效应,尤其是要防范个别大国利用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的主导作用对外转嫁风险和危机;另一方面,要通过协调形成应对挑战的政策合力,共同维护开放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塑造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